:::
臺師大與九州大學的合作,起始於2015年初臺師大理學院化學系選定九州大學化學系作為標竿學習系所,開啟了雙方師長的頻繁互訪,隨著兩校交流歷程逐年深化,臺師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 9月與九州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院、教育學院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同年12月,臺師大理學院與九州大學工程學院、理學院、藥學院、材料化學及工程研究中心也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鑒於雙邊學術研究與教學合作層次已逐步升級,臺師大與九州大學於2018年10月提升至策略夥伴姊妹校關係,並同時簽署校級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
日本九州大學

歷史
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創立於1903年,是日本頂尖研究型國立綜合大學、文部科學省指定的「超級國際化大學計畫」A類頂尖校之一。九州大學共擁有12個學部、18個研究所和5個研究中心,在校學生約18,000名、教職人員約2,000名,國際留學生約2,300名。九州大學作為日本國內設立的第四所帝國大學,在一個多世紀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穩居日本九州地區最高學府的地位。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九州大學名列世界第132位、日本第7位。臺師大與九州大學的合作,起始於2015年初臺師大理學院化學系選定九州大學化學系作為標竿學習系所,開啟了雙方師長的頻繁互訪,隨著兩校交流歷程逐年深化,臺師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 9月與九州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院、教育學院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同年12月,臺師大理學院與九州大學工程學院、理學院、藥學院、材料化學及工程研究中心也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鑒於雙邊學術研究與教學合作層次已逐步升級,臺師大與九州大學於2018年10月提升至策略夥伴姊妹校關係,並同時簽署校級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
兩校交流簡史
- 臺師大理學院化學系經系所務會議決議,於2015年初選定九州大學化學系作為標竿學習系所,臺師大由林震煌教授為聯繫窗口,與九州大學討論未來可能合作模式及交流方向。
- 九州大學工學院副院長久枝良雄教授來臺師大訪問。
- 年末,九州大學應用化學系師長、有機發光二極體專家安達千波矢教授來臺師大參訪。
- 臺師大理學院與九州大學理學院、工學院、藥學院、先導物質化學研究所於12月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兩校每學期提供5位交換生名額,每年輪流舉辦學術研討會。
- 配合臺師大教育學院與九州大學合作開設全英語課程「比較教育專題:教育中的認同與他者」的進行,九州大學Edward Vickers教授於12月來臺師大為碩士班學生密集授課一週。
- 臺師大由吳正己校長(時任副校長)率領,於12月21日偕同時任國際事務處游光昭處長、理學院陳焜銘院長、及林震煌教授出訪九州大學,在多名師長見證下,與該校理學院、工學院、藥學院、先導物質化學研究所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
- 九州大學久保千春校長率領團隊於1月7日回訪臺師大,洽談多項學術合作,包括教育學院共同英語授課、文學院臺灣研究講座等,逐步為兩校師生建構研究、學習的跨國管道,有助於提升雙邊研究成果。
- 繼2017年九州大學Edward Vickers教授於12月來臺師大為兩校合開的全英語課程「比較教育專題:教育中的認同與他者」授課後,臺師大教育系林子斌老師於2月赴九州大學授課。
- 九州大學化學系今坂藤太郎 (Totaro Imasaka) 教授和環境設計系今坂智子 (Tomoko Imasaka)於 6月11日來臺師大參訪,由本校吳正己校長、國際事務處游光昭處長、理學院陳焜銘院長、化學系林震煌教授、化學系陳頌方副教授、及化學系李以仁助理教授接待,雙方相談甚歡,今坂藤太郎教授並當面邀請校長於10月回訪九州大學,讓雙方校長面對面深入談論兩校合作事宜。
- 臺師大文學院在教育部經費支持下,在九州大學開設為期三年的「臺灣研究講座」,課程主題為「當代臺灣政治、意識形態及大眾文化研究」,臺灣語文學系林巾力主任於9月赴九州大學支援所需師資。
-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帶領印永翔副校長、劉祥麟國際長、許瑛玿研發長、理學院陳焜銘院長、科技與工程學院程金保院長、兩院系所主管及僑生先修班教授等共30位師長,於10月22日前往九州大學伊都校區拜會久保千春校長,參與兩校學術交流研討會活動,並簽訂兩校校級學術合作備忘錄及學生交換協議。
- 九州大學國際部海外留學接受支援課職員的野文香於12月3日來臺師大,主要目的進行雙方國際事務業務交流。在化學系林震煌老師陪同下,的野小姐提出許多與業務執行面相關的問題,臺師大同仁除了一一回答以外,也藉此機會瞭解九州大學的做法。
- 九州大學久保千春校長於年5月27日至28日帶領該校師生43人回訪臺師大,與臺師大文學院、教育學院、理學院、科技與工程學院及管理學院超過百位師生共同舉辦跨域高教論壇(2019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Kyushu University Joint Forum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此次論壇由兩校校長、副校長及學術主管等針對兩校學生跨域學習與國際化發展發表演說。
- 臺師大管理學院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學生於9月赴九州大學商學院進行移地教學課程,開啟了兩校商學院的首次交流。
- 臺師大李忠謀副校長率領行政參訪團,包括米泓生總務長、國際事務處劉祥麟處長、教育學院郭鐘隆副院長、理學院謝秀梅副院長、文學院廖學誠副院長、臺灣語文學系林巾力主任、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康敏平主任等14人,於10月28日至29日參訪九州大學,此為兩校首次的行政交流。在兩天交流期間,針對國際合作及校友經營、百年校慶籌劃及學生事務進行深度了解,並參訪了I2CNER(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bon-Neutral Energy Research)、圖書館、教育資源創新中心、自主學習中心、伊都招待所、學生宿舍、學生餐廳、椎木講堂、綜合研究博物館、大學文書館等單位。
- 九州大學經濟學研究院村藤功(Isao Murafuji)教授於12月17日率領17位該校商學院(Kyushu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QBS)在職專班學生參訪臺師大。
- 臺師大智能與指數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賴慧文教授受管理學院推薦,於2020年秋季赴日本九州大學商學院進行約15週交換講習,開設商管專業課程,課程主題聚焦於亞洲商業策略,提供學生亞洲各國企業案例分析。
- 臺師大管理學院與日本九州大學商學院於9月26日舉行管理實務線上論壇,以「疫情下如何重塑商業模式」為題進行交流。除邀請法藍瓷集團創立人陳立恆先生就「後疫情時代下的整合行銷策略」為題演講,32位臺師大GF-EMBA研究生與20位九州大學商學院MBA研究生也在會中進行十場產業專題簡報。
- 臺師大與日本九州大學於12月3日舉辦雙邊線上論壇,以永續發展為主題,並融入兩校研究合作成果發表,以及科學領域、線上教育、數學與產學合作等分組討論,期盼擴大彼此學術研究能量,促成雙邊合作升級。
- 邀請九州大學校長特別助理岡本正宏名譽教授來校參與百年校慶活動及「協作式線上跨國學習」(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COIL)交流座談會,期盼藉由此創新的跨國教育途徑,深化兩校合作關係。
-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率領劉以德國際長、理學院陳界山院長、科技與工程學院鄭慶民院長、美術系林震煌教授、物理系劉祥麟教授等六位師長,於1月17至20日前往日本九州大學拜會石橋校長及荒殿、岩田、久枝等三位執行副校長、國際處國際長。兩校期許未來將持續互訪並於行政標竿、雙邊學術論壇、共同研究計畫、雙聯學位、學生交換與跨國線上合作教學COIL等面向進行交流與學術合作。
2020-2021共同學術研究計畫
為強化彼此策略夥伴關係(Strategic Partnership),並推動具學術價值的研究及教學合作,臺師大與九州大學進行「2020年合作發展基金(2020 Collaboration Development Fund Request for Proposals)」計畫,由兩校專任教師共同提出學術研究計畫,獲獎計畫名單如下(臺師大教師,系所/九州大學教師,系所:「計畫名稱」):編號 | 台師大 | 九州大學 | 計畫名稱 |
---|---|---|---|
1 | 林震煌 化學系 |
今坂智子 環境設計系 |
Development of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Acetone in Human breath |
2 | 李位仁 化學系 |
嶌越恒 應用化學科 |
Synthesis of Bio-inspired Catalyst and material for Energy Production and Green Molecular Transformation |
3 | 林仲平 生命科學系 |
丸山宗利 綜合研究博物館 |
Taxonomy of Treehoppers and Ant-Associated Scarab Beetles |
4 | 張俊彥 地球科學系/科學教育中心 |
岡田義広 教育資源創新中心(ICER)/圖書館 |
NTNU-KU Collaboration on e-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 | 藍彥文 物理學系 |
木村崇 物理學系 |
Spin-valleytronic switch by using twisted light coupled with Co-MoS2 heterostructure |
6 | 賀安娟 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 |
Vickers Edward Anthony 教育學系 |
Identity Politics i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Taiwan, Japan and China(東亞流行文化的認同政治:臺灣,日本和中國) |
7 | 廖學誠 地理學系 |
佐藤宣子 環境農業系 |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Forest Therapy into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Case Studies in Japan and Taiwan (森林療癒融入地方創生之研究:日本與臺灣的案例分析) |
2019-2020共同學術研究計畫
為強化彼此策略夥伴關係(Strategic Partnership),並推動具學術價值的研究及教學合作,臺師大與九州大學進行「2019年合作發展基金(2019 Collaboration Development Fund Request for Proposals)」計畫,由兩校專任教師共同提出學術研究計畫,獲獎計畫名單如下(臺師大教師,系所/九州大學教師,系所:「計畫名稱」):臺師大 | 九州大學 | 計畫名稱 |
---|---|---|
李位仁 化學系 |
Yoshio Hisaeda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 Superoxo Complexes supported by a meso-Substituted Isocorrole |
廖學誠 文學院 |
Noriko SATO Forest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Forest Therapy and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Comparative Study in Japan and Taiwan |
賀安娟 臺灣語文學系 |
Vickers, Edward Anth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Heritage, Public Culture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Asia |
張俊傑 光電工程研究所 |
Kaoru Tamada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IMCE) |
Meta-photonics Enabled by Multi-Dimensional Self-Assembled Perovskite Nanoparticle Architectures |
謝振傑 光電工程研究所 |
Takashi Yoshida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Magnetic Types of Imaging and Thermotherapy for the Automatic Surgery Application -The Pilot Study |
林文欽 物理學系 |
Takashi Kimura Physics |
Magnetic coupling,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and spin pumping in YIG/CoOx hetero-structure |
葉孟宛 通識教育中心 |
Watanabe, Koichiro Department of Earth Resources Engineering |
Geo-chronological approach to Cenozoic Au-Cu mineralization in Asia |
林坤誼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Wei Leong, Leon Loh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
Development of a STEM-bas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ject and Effects in Developing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e |